当前位置:首页>盐城文化>正文

荷兰花海破局夜游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

时间:2024-09-27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74分类:盐城文化

  

  在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的荷兰花海景区,一场以夜色为画布、科技为笔触的文旅盛宴正在上演。2025年暑期,这里不仅以单日8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夜游经济纪录,更通过免费开放的元宇宙光影展,将传统赏花体验与前沿数字艺术完美融合,成为长三角地区夜间文旅的新地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标志着盐城在“文旅+科技”跨界融合中迈出了战略性一步。

  夜游经济爆发式增长:从赏花到全时段沉浸体验

  荷兰花海景区近年通过系统化升级夜游软硬件设施,将单一的赏花活动拓展为涵盖“夜赏、夜娱、夜宴、夜逛、夜宿”的完整消费链条。2025年暑期数据显示,景区夜间客流占比达65%,带动4A级以上景区总收入突破4.23亿元,较疫情前增长117.58%。这种增长如同被春风唤醒的郁金香,层层绽放:傍晚时分,游客漫步在3000万株郁金香构成的“发光花毯”间,全息投影技术让花瓣随音乐律动,宛如置身《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奇幻场景;而新增的斗龙港水上夜游项目,则用激光水幕演绎盐城湿地文化,将自然生态与科技艺术编织成流动的诗篇。

  家庭游客王女士分享道:“孩子追逐地面投影的萤火虫,大人在欧式古堡前品尝鲜花主题鸡尾酒,这种全年龄段的夜游设计让我们从下午5点一直玩到闭园。”景区运营方透露,夜游配套的康养SPA、婚庆摄影等衍生服务收入已占总营收的40%,印证了“延长一小时营业,激活十倍消费潜能”的行业规律。

  元宇宙光影展:科技让文化触手可及

  作为本次暑期活动的最大亮点,免费开放的元宇宙光影展区吸引了大量科技爱好者。展区运用AR眼镜与空间定位技术,将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转化为可交互的立体画卷——游客挥手便能掀起金色颜料浪潮,而触碰虚拟风车则会触发盐城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的全息动画。这种“零门槛”的科技体验,如同为传统文化安装上了“数字翅膀”,让2000年历史的东台陈皮酒酿造工艺、西溪古镇汉服礼仪等在地文化符号,以更年轻化的方式深入人心。

  南京理工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李教授评价:“这种展览打破了元宇宙技术常给人‘高冷’的刻板印象,用游戏化交互降低体验门槛,是文旅场景数字化的一次范式革命。”数据显示,光影展日均接待量达1.2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游客占比78%,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亿次,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文化IP赋能:从节庆活动到持续吸引力

  荷兰花海深谙“流量变现”之道,将短期爆款活动转化为长期品牌资产。中秋国庆期间,景区复刻汉代拜月仪轨的沉浸式演出,不仅登上央视《晚间新闻》“月圆中秋”专栏,更衍生出限定版数字藏品。游客在参与传统仪式后,可通过扫码领取动态NFT纪念证书,这种“线下体验+线上留存”的双轨模式,如同为游客定制了可携带的文化记忆芯片。

  景区营销总监透露:“我们正将暑期积累的元宇宙内容模块化,未来结合婚庆、康养等主题推出订阅制数字产品。”这种创新思路已初见成效——国庆期间景区二次入园率达4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来自上海的科技爱好者张先生表示:“免费展览是‘入口’,后续我愿意为定制化数字体验付费,这比传统门票模式更有黏性。”

  未来蓝图:夜经济生态圈的扩容与挑战

  站在单日8万人次的历史高点,荷兰花海已启动2025-2028年深度开发计划。据透露,景区将引入AI导游系统,通过实时人流热力图优化夜游路线;同时与盐城黄海森林公园联动开发“花香—木香”主题夜宿产品,构建大盐城夜游经济生态圈。但快速扩张也伴随挑战,如周边道路夜间承载能力不足、科技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盐城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荷兰花海模式为三四线城市文旅升级提供了样本,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科技普惠+文化深耕’的双轮驱动策略。”随着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加速,这个曾以“早知有花海,何必去荷兰”为slogan的景区,正在书写“昼赏花海千重锦,夜游元宇宙万重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