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要闻>正文

盐城响水:千亩生菜托起富民产业链

时间:2020-01-29作者:纪晓岚阅读:31分类:本地要闻

  在盐城响水县黄圩镇千亩连片种植基地,标准化设施大棚内绿浪翻涌,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收着青翠饱满的结球生菜。这批赶在盛夏前抢收的蔬菜,即将通过冷链物流跨越山海,48小时内抵达东南亚国家居民的餐桌。

  58.png

【特色种植激活土地效益】

  基地创新采用"春生菜+夏毛豆"轮作模式,实现土地亩均产值突破万元。当前采收的200亩暖棚生菜单季产量达90万斤,产值超360万元,全年两季总产值预计突破千万元。技术负责人张寒介绍,通过智能温控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生菜生长周期较传统种植缩短15天,品质达到出口标准。

  【联农带农共享产业红利】

  该镇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首批试种的12户农户亩均净收益达6000元。基地季节性用工高峰可吸纳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4000元。云彩村村民王大姐边整理菜筐边说:"在家门口就能月挣3000多,还能学标准化种植技术。"

  【全链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镇农业条线正构建从种苗培育到预制菜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建设5000平方米冷链分拣中心,日加工能力提升至30吨

  与省农科院共建种苗实验室,年育苗能力达500万株

  开发脱水蔬菜、即食沙拉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价值链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裴迅透露,下半年将推广"庭院经济"模式,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由企业保底收购,预计带动300余户参与。

  【多元布局构建产业矩阵】

  作为苏北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黄圩镇已形成"3+X"特色产业格局:铁皮石斛智慧大棚年产值1.2亿元、黄桃种植带动12个村集体增收、结球生菜出口创汇超千万。这些特色产业串起的富民链条,正为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