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要闻>正文

慈爱的心3

时间:2025-09-14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2分类:本地要闻

  昨日晚间,由著名导演张华执导、演员刘佩宁领衔主演的公益题材电影《慈爱的心3》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作为该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本片延续了前两部的现实主义风格与人文关怀基调,将镜头对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群体与他们的家庭,以细腻平实的叙事手法,呈现了一段关于记忆、爱与尊严的动人故事。影片自点映阶段便引发广泛社会讨论,许多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疾病的残酷,更照亮了人性中温暖而坚韧的光芒。

  影片讲述了一位退休教师李文英(刘佩宁 饰)在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与儿子周明(陈一凡 饰)之间关系逐渐变化的过程。曾经干练要强的母亲开始遗忘关火、认不得回家的路,甚至叫不出儿子的名字;而原本因工作繁忙疏于陪伴的儿子,在陪伴母亲对抗疾病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亲情的重量。电影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母亲反复擦拭早已泛黄的老照片、儿子笨拙地学着为母亲梳头等场景,冷静而克制地叩击着观众的心门。

  “我们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疾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有尊严地老去、如何用理解与耐心守护挚爱之人的故事。”导演张华在首映礼后的交流环节这样阐述创作初衷。他透露,整个团队在筹备期深入多家养老机构与阿尔茨海默病专科病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田野调查与患者家属访谈,影片中多个情节均取材自真实事例。“每一次遗忘背后,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人生。我们希望大众能更多关注这个群体,而不是简单地贴上‘痴呆’‘糊涂’的标签。”

  主演刘佩宁为塑造好李文英这一角色,不仅查阅大量医学资料、观摩纪录片,更与真实患者共同生活数周,观察她们的语言习惯与行为模式。她在分享时坦言,这次表演经历让她对衰老与疾病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心。“扮演李文英的过程,是我一次次走进遗忘之境又努力寻找光的过程。她不是褪色的符号,她是一个努力抓住记忆碎片、渴望被看见的人。”刘佩宁克制而富有层次的表演,被不少影评人评价为“近年来大银幕上最动人的老年女性形象之一”。

  《慈爱的心3》不仅在艺术表达上受到肯定,也成功唤起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影片官方与多家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了“记得我爱你”公益倡议活动,呼吁社会给予患者家庭更多支持与理解。首映现场,多位医疗工作者、社工及患者家属受邀观影。一位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母亲近十年的女士哽咽表示:“电影里每一个镜头都像在说我的故事。它让更多人明白,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真正的看见与行动。”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刻意设计的戏剧冲突,《慈爱的心3》凭借其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社会意识,在商业片云集的档期中开辟出一条温润而有力的路径。它用影像传递出一个朴素的真理:爱或许不能阻止遗忘,但足以在废墟之上重建意义。正如片尾李文英虽已无法认出眼前的儿子,却仍下意识把他最爱吃的菜推到他面前——记忆会消失,但源于心底的爱早已成为本能。

  据院线首日数据显示,《慈爱的心3》上座率超过七成,不少场次出现全家共同观影的现象。电影并未提供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但它促使人们思考:当生命走向黄昏,我们该如何以温柔与智慧相伴?而这或许正是这部电影超越银幕之外最珍贵的价值。

上一篇:慢性

下一篇:憨兄宝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