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要闻>正文

慢性

时间:2025-09-14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2分类:本地要闻

  【本报深度报道】清晨六点半,北京某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外的候诊区已坐满了人。头发花白的李建国安静地坐在角落,手里攥着厚厚的病历本。这已是他今年第四次因高血压并发症入院。像李建国这样与慢性病长期共存的中国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总数已超过3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构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8%,防控形势严峻。

  “慢性病已不再是简单的健康问题,而是演变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表示。她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42岁的张琳已被2型糖尿病困扰五年。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主管,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饮食和长期缺乏运动,让她在一次体检中查出血糖异常。“确诊那天觉得天都塌了,但医生告诉我,这种病要跟着我一辈子了。”张琳的经历是众多中年慢性病患者的缩影。

  慢性病的蔓延不仅带来个人痛苦,也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慢性病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占我国年度GDP的比重已超过6%,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防控面临着“防不胜防”的困境。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许多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北京市海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志伟告诉记者:“约三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不知自己得病,糖尿病患者中也有相当比例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就医。”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正在构建全方位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国家层面已出台《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将慢性病防控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内容。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创新防控模式。

  在浙江省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慢性病管理之家”,为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随访等方式,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和早期干预。该模式试行两年来,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分别提高了15%和12%。

  技术创新也为慢性病防控带来新机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远程医疗服务等数字化手段,正逐步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的各个环节。专家指出,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风险,能够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然而,慢性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短缺、医防融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如何推动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形成合力。

  “慢性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打一场全社会参与的人民战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润霖强调,改善生活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早期筛查和规范管理,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是应对慢性病挑战的根本之策。

  夕阳西下,李建国取完药走出医院大门。他的药盒里装着至少三种需要终身服用的药物,手机里新安装了医院推荐的健康管理APP。对于未来,他既感压力又怀希望:“既然这个病要跟着我一辈子,我就得学会怎么和它好好相处。”这句话道出了亿万慢性病患者的心声,也折射出整个社会面对慢性病挑战时的复杂心境。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疾病谱转变,慢性病防控这场关乎国家未来和人民福祉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政府、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与创新探索。

相关文章:

1.枪上膛2025-09-16

2.黄蜂尾后针2025-09-16

3.新辰之上2025-09-15

4.新网球王子 冰帝对立海 未来之战 后篇2025-09-15

5.新白蛇传之龙吉公主2025-09-15

6.颠覆2025-09-15

7.新白蛇传之法海2025-09-15

8.新白蛇传之九尾狐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