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要闻>正文

滨海LNG接收站三期全面建成投运 年接卸能力跃升至1200万吨护航长三角能源安全‌

时间:2023-06-01作者:纪晓岚阅读:35分类:本地要闻

  

  2025年5月9日,中国海油滨海LNG接收站三期工程正式投运,新增年接卸能力600万吨,标志着该基地总接卸能力突破1200万吨大关,可满足长三角地区2.7亿人口年度用气需求。作为长三角能源保供“压舱石”,三期工程同步建成全球首个冷能交换中心,开创“储运消一体化”清洁能源供应新模式。

  超级工程:世界级储运枢纽成型‌

  储罐集群创新纪录‌

115.png

  三期工程新增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罐体抗震性能达2500年一遇标准,单罐储存量可满足北京市2200万人口2个月生活用气需求。至此,滨海接收站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

  极速接卸系统‌

  配备第四代智能化卸料臂,单船接卸效率提升至1.5万吨/小时,可实现Q-MAX型LNG船48小时完成全流程作业,较传统模式压缩20%作业时间;

  多式联运网络‌

  通过“管道+槽车+船舶”立体外输体系,天然气48小时内覆盖长三角所有地级市,应急调峰能力提升至日均8000万立方米。

  技术突破:冷能利用开启绿色发展范式‌

  冷能交换中心落地‌

  全球首创LNG气化冷能与海水淡化联产技术,每年可回收冷能1.2亿千瓦时,降低碳排放8.4万吨,相当于种植460万棵树木;

  建成国内首个冷能循环水产养殖基地,利用-162℃液态天然气冷能养殖三文鱼、帝王蟹等高附加值海产品,年产量达3000吨。

  智慧安防升级‌

  部署无人机巡检、电子围栏等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储罐区、码头作业区24小时动态监测,风险预警响应速度提升至15秒级。

  保供升级:能源动脉守护民生经济‌

  区域协同输配‌

  通过西气东输管网与冀宁联络线互联互通,供气范围延伸至山东、湖北等华中地区,形成覆盖7省2市的“扇形保供网”;

  迎峰度夏备战‌

  当前库存气态天然气超70亿立方米,可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燃气发电激增需求,保障长三角空调负荷陡增30%情况下的稳定供应;

  产业联动效应‌

  配套建设燃气发电、氢能制备项目,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200万吨,为盐城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提供核心动能。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能源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滨海LNG接收站正加速推进四期工程前期工作,规划建设8座30万立方米超大型储罐。2026年全面投产后,年接卸能力将突破2000万吨,成为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液化天然气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