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争日,夏争时”的农谚在田间地头回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已全面进入“三夏”农忙备战状态。5月中旬,全县上下紧锣密鼓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检查与保养检修工作,确保2.4万台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以最佳状态投入麦收与夏种,为粮食安全生产筑牢“钢铁防线”。
农机体检:为“三夏”生产上好“安全锁”

在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利友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正逐台检查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液压装置,像“医生问诊”般细致。一台台农机经过润滑、紧固、调试等“全身护理”,故障率可降低70%以上,确保作业时“不掉链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检查覆盖全县13个行政村,重点排查制动失灵、转向故障等隐患,并同步更新灭火器、反光标识等安全配件,让农机“健康上岗”。

服务网络:跨区作业的“后勤指挥部”
面对“三夏”期间农机跨区作业的流动性挑战,滨海县提前布局51个跨区作业服务站,如同在麦浪中搭建起“补给驿站”,为机手提供油料供应、维修救援、天气预警等一站式服务。此外,100支农机应急服务队24小时待命,若突发故障,30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确保“抢收战”不误农时。县委书记杜娟在调研中强调:“要从收割、烘干到仓储全链条保障,让农户的汗水颗粒归仓”。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按下“快进键”
滨海县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统领,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部分合作社已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收割机作业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效率提升20%以上。技术员老王打了个比方:“以前靠经验‘画龙’,现在靠卫星‘绣花’。”这种精准作业模式,既减少粮食损耗,又为后续播种留出“黄金窗口期”。

政策托底: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田”
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海县40365亩耕地承载着“苏北粮仓”的重任。今年县财政专项拨款300万元用于农机补贴,农户购置新设备可享30%资金减免。同时,县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农机险”,保费补贴50%,解除了机手“修不起、赔不起”的后顾之忧。

干群同心:田野里的“丰收协奏曲”
从县领导一线督导到合作社社员自发组建互助小组,滨海县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动机制。农户李大哥感慨:“以前担心机器‘趴窝’,现在技术员随叫随到,心里踏实多了。”这种“保姆式”服务,正让“三夏”生产从“手忙脚乱”变为“忙而有序”。

夏风掠过黄熟的麦穗,滨海县的田野上已响起农机轰鸣的前奏。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每一颗螺丝的拧紧、每一份预案的落实,都在为“端牢饭碗”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