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全国政研会骨干培训班在盐城开班

时间:2025-06-21作者:百晓生阅读:33分类:深度报道

  全国政研会骨干培训班在盐城开班

  6月16日至20日,全国政研会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江苏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正式开班。这场为期5天的培训活动,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研会业务骨干,旨在通过系统性学习与实践交流,进一步提升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动能。

  开班仪式:高规格部署与地方特色融合

  6月17日的开班式上,中国政研会秘书长夏光明强调,此次培训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要求学员“以学促干、以干践行”。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在致辞中突出盐城作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比喻此次培训为“一场思想淬火的锻造之旅”,将理论武装与历史传承紧密结合。盐城市副市长黄希别克·努尔旦表示,当地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课程设计,使培训既有政治高度又具地方温度。

  基层联系点发布:10个实践基地锚定创新方向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中国政研会首批10个基层联系点正式授牌。这一举措被业内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观测站”,通过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将一线经验转化为政策研究的“活水源泉”。现场发布的《关于确定中国政研会首批基层联系点的通知》明确,这些联系点将承担案例采集、方法验证等职能,形成“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创新格局。有参会者形容,这如同在思想政治领域播撒了10颗种子,未来有望成长为方法论创新的“试验田”。

  课程设计:三维度打造能力提升闭环

  培训内容采用“理论+实践+互动”的立体架构。在理论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社长李小标等专家围绕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政策研究方法论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流程图”。实践环节则组织学员赴新四军纪念馆等地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历史场景还原,让红色基因成为能力提升的“隐形教科书”。分组研讨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业务骨干碰撞思想火花,有学员反馈:“这种交流就像打开多棱镜,让我们看到同一问题的不同切面。”

  资源整合:政研协同生态初步显现

  江苏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国锋介绍,此次培训特别设计了“政研机构-地方政府-学术单位”三方协作模块。例如在案例分析环节,中国政研会一级巡视员张鑫带领学员解剖典型政策落地案例,其过程被比喻为“政策CT扫描”,从制定背景到实施效果进行全链条拆解。这种跨界协作模式,初步构建起“研究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研究”的良性循环。

  结业座谈会上,多位学员用“充电桩”“导航仪”形容此次培训价值。中国政研会副秘书长吴祖平在总结中提出,希望业务骨干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在各自领域发挥“政策翻译器”和“群众连心桥”作用。随着首批基层联系点的落地和培训经验的沉淀,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正朝着更专业、更协同的方向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