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特斯拉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特斯拉第二超级工厂将落户盐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电机电控系统项目同步启动。该项目规划年产能200万套,预计2026年投产后可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25%本地化配套率,标志着盐城正式接入全球顶级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网络。
智能制造赋能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次合作凸显盐城经开区产业升级硬实力:
智造中枢:新建工厂集成工业4.0标准,部署4680电池配套产线及AI质检系统,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8%
零碳生产:配套建设5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全流程应用再生铝材料,单套电机系统碳足迹较传统工艺降低62%
物流革新:依托聚盟共建智慧物流平台,打通上海临港至盐城的“4小时供应链走廊”,物流成本压缩18%
盐城经开区管委会透露,项目首期将带动32家本土零部件企业进入特斯拉供应商体系,预计年新增开票销售超150亿元。
三重协同重构产业生态
此次签约激活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效应:
技术溢出:特斯拉将开放200项专利授权,与华人运通、一汽盐城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800V高压平台技术攻关
人才虹吸:规划建设“中韩新能源工程师社区”,定向引进韩国LG新能源、SK创新等企业技术团队
跨境联动:同步启动特斯拉亚太出口中心建设,利用盐城港汽车滚装码头,年规划出口整车30万辆
数据显示,2024年盐城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1.9%,外贸出口额中“新三样”占比达88%。
千亿赛道再添增长极
盐城汽车产业生态加速进化:
产能跃升:特斯拉工厂投产后,全区新能源整车年产能将突破80万辆,跻身全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第一方阵
配套升级:多利汽车、佛吉亚等企业启动三电系统智能化改造,N95级别无尘车间占比提升至75%
生态闭环:埃克森储能项目配套建设200MWh智慧储能站,实现园区绿电消纳与峰谷调价双重收益
随着SK二期、阿里云算力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盐城经开区正以“智造+零碳”双轮驱动,重塑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竞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