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服务>正文

爱无界

时间:2025-09-17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2分类:民生服务

  昨夜,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厅的灯光次第熄灭,舞台上仅剩一束追光,落在年过七旬的指挥家陈振华肩头。他缓缓抬起双臂,一个停顿,仿佛将满场的喧嚣与期待一同吸入寂静。随后,指尖轻颤,乐团奏出第一个音符——一场名为《爱无界》的大型交响诗剧正式拉开帷幕。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一次试图跨越时间、地域与文化藩篱的艺术实验,它用一百分钟的时间,向观众抛出了一个深邃的命题:爱的能量,究竟能抵达多远?

  《爱无界》的创作缘起,可追溯到三年前。总策划人、著名剧作家林薇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深受触动。“我们谈论全球化,谈论命运共同体,但最基础的连接点,其实是人类共通的‘爱’。它不是口号,是具体的行动、细微的感知和跨越一切障碍的理解。”林薇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于是,她联合了来自中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的四位作曲家,一位法国编舞家,以及一个由中外演员共同组成的演出团体,开始了这场雄心勃勃的创作。

  作品结构宏大,分为四个乐章,并非传统交响乐的“春夏秋冬”,而是以“缘起”、“阻隔”、“探求”与“共生”为叙事主线。音乐成为了绝对的主角,它时而如泣如诉,是中国二胡与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对话;时而激烈铿锵,是日本太鼓与西方交响乐队的碰撞与融合。舞台上,舞者的身体语言取代了具体的台词,他们用极具张力的现代舞姿,演绎着分离与重逢、误解与和解、个体与群体的普遍故事。

  最令人动容的是第二乐章“阻隔”。舞台上竖立起巨大的、看似不可逾越的透明屏障。两侧的舞者,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竭力试图触碰、沟通。他们的手掌无数次贴在冰冷的屏障上,舞姿从充满希望渐变为焦灼、挣扎乃至绝望。此时,音乐也变得破碎而不协和,各种乐器似乎都在各自言说,无法形成和谐的旋律。这一幕,直观地映射出当今世界存在的种种隔阂与沟通困境,让台下许多观众屏息凝神,眼眶湿润。

  转机发生在第三乐章“探求”。音乐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一位中国乐师吹奏的竹笛声清越响起,仿佛一道划破夜空的曙光。随后,一位大提琴手——来自战乱地区的青年演奏家阿里——奏出深沉而充满渴望的旋律。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开始试探性地交织、应答、模仿,最终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共鸣。舞台上的舞者们也开始模仿彼此的动作,屏障虽仍在,但他们的节奏逐渐同步,仿佛在隔空共舞。这种“无声的对话”赢得了观众席第一次自发的、长时间的掌声。

  演出结束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持续近十分钟。许多观众的脸上挂着未干的泪痕,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面孔。来自美国的观众莎拉·约翰逊激动地表示:“我完全不懂中文,但我不需要字幕。音乐和舞蹈就是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他者’,最终我们是一样的。”

  《爱无界》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的精湛,更在于它精准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分歧与隔阂似乎日益加深的世界里,它没有选择说教,而是用最纯粹的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深情的提醒:爱的能力,是人类最宝贵的共通遗产。它无关乎国籍、信仰或身份,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我们去理解、去接纳、去拥抱那些看似不同的个体。

  据悉,《爱无界》本轮演出结束后,将启动国际巡演计划,预计明年将前往欧洲和中东地区。制作团队希望,这部作品能成为一座移动的桥梁,让更多人在旋律与舞姿中,感受到那种无需翻译、直抵人心的力量。正如总策划林薇所言:“我们并非要消除所有差异,那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我们只是想通过艺术证明,尽管我们如此不同,但爱,能够让我们真正看见彼此,并最终相连。” 幕布落下,音乐止息,但关于“无界之爱”的对话,才刚刚开始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回响。

上一篇:爱情第一课

下一篇:爱拼才会赢

相关文章:

1.爱猫之城2025-09-17

2.爱无界2025-09-17

3.爱情感冒2025-09-17

4.爱情不NG2025-09-17

5.龙虎纪之忠义关云长2025-09-17

6.龙窟寻宝2025-09-17

7.爱情卡路里2025-09-17

8.爱在深秋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