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盐城文化>正文

信访办主任

时间:2025-09-24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2分类:盐城文化

  窗外秋雨淅沥,信访接待大厅里却暖意融融。上午九点刚过,李为民主任像往常一样,提前十五分钟走进了他那间不大却整洁的办公室。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先走到窗边,看了看楼下已经开始排队的人群,眉头习惯性地微蹙,随即又舒展成一个准备迎接挑战的表情。杯子里泡上浓茶,蓝色工作证端正地别在胸前,他深吸一口气,走向接待大厅。对他而言,这又是与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面对面的一天。

  “李主任,您可得给我做主啊!”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手里紧紧攥着一沓泛黄的材料。李为民快步上前,扶老人坐下,接过那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材料。材料是关于二十年前一起工伤认定的遗留问题,纸页已经发脆,字迹也有些模糊。老人情绪激动,叙述有些零乱。李为民并不打断,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他听得出来,老人要的不仅是一个解决方案,更是一份迟到了太久的尊重和理解。

  “老哥哥,别急,您慢慢说。这事年代久,处理起来需要点时间,但您既然找到这儿了,我们就会管,就会一管到底。”李为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他叫来工作人员,详细交代了需要协调的劳动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一张纸条上,塞到老人手里,“这是我的电话,流程走到哪一步了,您随时可以问我。”老人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些,紧紧握着那张纸条,连声道谢。送走老人,李为民对身旁的年轻同事低声道:“信访工作,很多时候我们递过去的一杯热水,一句暖心话,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不是来添乱的,是实在没辙了才找到我们这‘最后一站’。”

  下午的案情分析会,气氛有些凝重。讨论的是一起涉及多个家庭的城市拆迁补偿纠纷,矛盾尖锐,情绪对立。有同事建议按部就班走程序,也有同事觉得应该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李为民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开口:“程序当然要走,法是底线。但我们不能只当‘二传手’,把矛盾简单地推给法院或别的部门。我们要想想,为什么这几户人家宁愿一次次上访,也不愿意走法律程序?是他们不懂法,还是对执行有疑虑?或者我们的补偿方案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他提议成立一个专门工作组,自己牵头,邀请住建、街道、律师和居民代表一起坐下来,“面对面”再谈一次,“既要讲透政策,也要听尽诉求,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

  会议结束后,已是华灯初上。李为民回到办公室,并没有立刻下班。他打开电脑,开始梳理今天接待的十几个案例,逐一记录要点、处理进展和下一步计划。这台电脑里,存着成千上万条类似的记录,这是一个基层社会矛盾的微观数据库,也是他十年来信访工作的全部。他常说:“信访办不是‘灭火队’,不能哪里着火扑哪里。要从这些个案里找到共性问题,推动政策完善,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牵头撰写的关于完善征地农民社保衔接、建立社区心理疏导机制等多份建议,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有的甚至转化为了具体的政策规定。

  晚上八点,李为民关掉电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办公楼里已空空荡荡。他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他想起白天那位工伤老人期待的眼神,想起拆迁户们激动的面容。这份工作,压力大,委屈多,常常是“磨破嘴、跑断腿”,还两头不讨好。有人问他,干了十年信访,烦不烦?累不累?他说:“烦,也累。但每当看到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一个家庭重现笑容,你就觉得值了。我们这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就像一座桥,得让两头都走得踏实、走得通。”

  雨还在下,李为民发动汽车,驶入回家的车流中。明天,信访接待大厅的大门会准时打开,还会有新的面孔、新的故事、新的期盼等待着他。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将继续在这条倾听与沟通、疏导与化解的特殊战线上,用责任、耐心和智慧,守护着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来访者的心里。

上一篇:土婆婆PK洋媳妇

下一篇:信使

相关文章:

1.圣诞保卫战2025-09-24

2.修复生命2025-09-24

3.十三岁2025-09-24

4.信访办主任2025-09-24

5.土婆婆PK洋媳妇2025-09-24

6.土生子2025-09-24

7.十一罗汉2025-09-24

8.侠捕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