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服务>正文

爱在深秋

时间:2025-09-17作者:盐城新闻网阅读:2分类:民生服务

  秋意渐浓的午后,北京三里屯一家影院散场通道里,几位观众红着眼眶驻足在海报前。由青年导演张哲执导的文艺片《爱在深秋》自上周公映以来,这种画面已成为多家影院的常态。这部没有炫目特效和流量明星的小成本电影,正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观众心中泛起持久涟漪。

  影片讲述独居老人与年轻志愿者之间跨越代际的温暖故事。72岁的主演李雪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剧本最打动我的是那种不着痕迹的情感联结。老人擦拭旧照片时颤抖的手指,志愿者默默修好漏水水管时额头的汗珠——这些细节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有力量。”为塑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真实状态,他在养老院体验生活三个月,甚至特意向神经内科医生学习认知障碍患者的微表情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该片编剧团队平均年龄仅28岁。为准确捕捉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创作组历时14个月走访全国23个城市的养老机构,收集了近百位长者的生命故事。编剧赵小棠展示的采风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生活细节:“王奶奶总把药盒按彩虹颜色排列”“刘爷爷每天给亡妻的搪瓷杯续热水”……这些真实细节最终都融入了剧本创作。

  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孙教授认为,影片的成功在于实现了“情感共鸣的精准传递”。“当年轻志愿者握着老人的手共同哼唱《红莓花儿开》时,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投射。这种跨越代际的共情,正是当下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化纽带。”

  市场表现印证了这种观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影片上映首周末场均人次达42人,远超同期商业大片。更罕见的是35岁以下观众占比突破62%,很多年轻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带着父母二刷”的经历。在豆瓣平台,一条高赞评论写道:“终于有部电影能让我和奶奶边看边聊她的青春往事,散场时她悄悄握了我的手。”

  影片的温暖效应延伸至现实生活。多地社工组织反映,近期咨询养老志愿服务的人数明显增加。北京朝阳区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注意到,最近报名“银龄陪伴”计划的年轻人同比增加三成,“不少志愿者直言是受到电影启发”。

  对于影片引发的社会反响,导演张哲显得谦逊:“我们只是搭建了情感共鸣的场域,真正动人的是观众自己生命经历与电影产生的化学反应。”在他看来,电影中那棵贯穿始终的银杏树正是最佳隐喻——“落叶滋养土壤,年轮记录时光,不同世代的生命力始终在相互滋养中绵延不绝。”

  夜幕降临,上海大光明影院最后一场放映结束。保洁员发现某厅座椅上放着束淡黄色菊花,附着的卡片写着:“献给所有在岁月长河里温柔相爱的人们。”这个悄然出现的瞬间,恰似影片想要传递的温暖——有些情感从未褪色,只在时光沉淀中愈发醇厚。

上一篇:爱很简单

下一篇:爱归来

相关文章:

1.爱猫之城2025-09-17

2.爱无界2025-09-17

3.爱情感冒2025-09-17

4.爱情不NG2025-09-17

5.龙虎纪之忠义关云长2025-09-17

6.龙窟寻宝2025-09-17

7.爱情卡路里2025-09-17

8.爱在深秋2025-09-17